人生「徐」筆 (一) : 人與事

By WilliamTsui

89.3K 96 44

作者徐武豪博士跟你隨情抒發,分享生活體驗。 More

自序
????
兩種人做運動
兩杯水
兩種世上人
兩種反應
兩種時間
兩種舌頭
兩種框框
兩個要素
兩件不要做的事
兩種時間(二)
兩種時間(三)
兩個心
兩種比較
兩種稱讚的後果
兩種「銳」
兩句兼備的話
兩種關係

兩種憂慮

3.9K 2 0
By WilliamTsui

有人說人的側面好像一個問號,代表著人生充滿了不同的問題,也因而帶來不少的憂慮。人的未來隱藏著很多未知的因素,人的前途充滿著種種的隱憂。環境污染,病毒蔓延,恐佈襲擊,經濟崩潰,關係破裂......人有足夠的理由去憂慮,似乎憂慮已成了人生活中如影隨形的一部份。

憂慮可以說是因為對未來的一些不利因素,而產生的一種情感上的不良反應。若只是情感或情緒上的反應還好,但往往這些反應會更進一步影響人的日常生活,甚至影響人的生活能力,嚴重的更可能導致抑鬱,意志消沉,大大破壞一個人應有及可有的正常生活。

有一種憂慮是杞人憂天式的憂慮。聽見有人出外被流彈擊中喪命,以後便想盡辦法足不出戶。聽見一次空難便決定以後若不是迫不得已便不坐飛機,聽見有人吃了某種食物後中毒,以後便不買類似的食物。發生的事都是實實在在,但反應是否大了一點!生活是否窄了不少!人不是不「防」但不要「過防」。人生中是會有意外的,人為也是會有錯失的;但意外與錯失並不是正常或該有的。意外不能防,錯失可以改,以一概全式的憂慮使人如坐牢一般,處處受限制,事事有顧慮。

常常從傳媒上聽見不少研究報告,指出哪一種食物可能致癌,勸喻大家不要吃,未幾,又有另一報告指出該種食物不但不會致癌,甚至對健康有好處,鼓勵大家多吃。作為平民百姓,真不知是吃還是不吃,信還是不信。最後決定是凡事酌量而為,不禁也不縱,不會完全不吃也不會大量的吃。另一方面也要查清事實,不要道聽途說。在電視中有一個節目叫「Urban Legend」(城市傳說),內容便是嘗試用實驗證明一些民間傳說是否真實,結果自然有真有假。不少憂慮不是基於事實而是傳聞,真是杞人憂天。在採取「積極」防範行動前先要查明真相,否則便虛驚一場,費時費力。

人不要有杞人憂天式的憂慮但也要先知先覺,防患於未然。《聖經》中的《馬太福音》中記載了耶穌的一段話,祂提及憂慮時有兩句重要的提醒:「你們哪一個能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6章27節)。「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6章34節)。耶穌指出,憂慮本身沒有功效,但人要面對難處,憂慮如同火警鐘,響警鐘不能撲滅所起的火,人要有救火的行動才可以脫危解困。「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所指的難處,可以指為明天預備的難處,可以為防範問題出現的難處。例如:我每天辛辛苦苦,汗流滿臉地做運動,是為了日後有更好的身體;又或學生面對每天的功課為的是日後的生計。每天的難處包括每天的起居作息,也可以包括為將來之籌劃預備。

人要有實事求事的憂慮,正確的說是人要對憂慮有實事求事的回應,而不單憂而無動,憂是警號,動是回應。實事求事式的憂慮是喚醒人有積極的行動,但杞人憂天式的憂慮是導致人意志消沉。人會憂但不要成為「休」止符卻要成為「優」異生;不是因憂慮而使生命停頓,反而要在充滿憂慮的世界中活出優異的人生。

Continue Reading

You'll Also Like

19.3K 281 61
*此為老梗式愛情,中間停筆,前後文筆可能有差異 *為Moth to a flame 系列一,續作為《無法移開的目光》(EYES ON YOU) ---- 厭惡謊言、變得神經質與操心狂不是我本來的樣子,但自從經過高中發生的那件事,那些習慣已經成了我的一部分。 一開始,離開家鄉成就了我的一大步,而成功...
89.3K 96 20
作者徐武豪博士跟你隨情抒發,分享生活體驗。
1 0 1
puede alguien ser incapaz de amar?, puede alguien no sentir amor? hasta que llega alguien que cambie su vida para siempre
278 10 31
隨筆 散文、詩、語錄 Daily journal, spiritual poems and articles I create at night🌛 Book cover credit: me